渔保协会

时事热点

“风力指数”助力大连破解海水养殖保险发展瓶颈

2014-08-28 14:04:06  作者:黄继瑞 孙为新 特约记者 李敬伟  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阅读:
    金色的八月,是阳光、蓝天和碧海在滨城和谐相聚的季节。一年前的此时,大连保险业打破我国海水养殖业保险多年的沉寂——在大连保监局、政府多部门、驻连高校的共同推动下,人保财险和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集团”)正式签署国内风力指数型水产养殖保险暨“獐子岛集团风力指数保险”第一单,此举标志大连乃至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灾害评价技术迈出重要的一步。
 
\
 
獐子岛集团捕捞船队从海洋牧场归来。
 
    天气指数保险探索脚步不断加快
 
    随着农业粮食(包括提供富含高蛋白的可替代粮食的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等)问题上升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国家安全问题,利用天气指数保险等现代保险服务技术手段为农业提供简约快捷的保险服务,已经成为保险业提质增效、推动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路径。
 
    在国际上,美国1997年就首开天气指数保险的先河,此后,墨西哥、印度和越南等国先后推出了干旱指数保险和洪水指数保险。
 
    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业务是在2007年,安信农业保险在上海推出了西瓜天气指数保险,由此开启了我国天气指数保险的探索之旅。2009年,国元保险公司在安徽推出了水稻天气指数保险;2011年,人保财险在北京密云和昌平推出了蜂业干旱天气指数保险;2012年,中国人寿财险在福建龙岩开展烟草种植天气指数保险。
 
    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和粮食需求均位居世界前列的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亟须以现代集约生产方式突破传统小农作坊式的灾害评价模式,而天气指数保险在我国相关农业领域的探索与实际运用,虽然“小荷才露尖尖角”,却已呈现可喜的发展态势——出现适用的领域在拓宽,开展和探索的范围在扩大,参加的保险主体在增加,天气指数保险已经绽放出顽强的生命力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水养殖保险迎来发展契机
 
    2011年10月,农业部正式发布《全国渔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10.2%;渔业产值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速为8.3%。
 
    2013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15年,海水产品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20万公顷左右,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到2020年,海水养殖生态健康高效,形成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的发展目标。强调了金融机构要“研究完善渔业保险支持政策,积极开展海水养殖保险”。
 
    2013年5月29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保险条例〉做好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强调“鼓励各公司积极研究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产量保险等新型产品,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要。”
 
    2013年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推广渔业保险等新型险种”。
 
    国务院、保监会出台的多项政策,为提速发展海水养殖保险工作节奏释放了政策红利。
 
    作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领军企业,建有世界级标准“海洋牧场”的獐子岛集团,2013年尽管遇到国内出口普遍萎缩压力,海水养殖综合收益仍然达到26亿元。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将攻关海水养殖保险瓶颈课题重新提上议程。
 
    突破传统风险管理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与农业部合作率先开办水产养殖保险,但推广效果并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始终没有逾越该类保险传统的风险管理模式,从1982年到1995年,中国人保水产养殖保险完成保费收入112万美元,同期赔付达到220万美元,赔付率高达197%。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赔付成本过高,保险公司对水产养殖业保险普遍采取了审慎开展的态度,直至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停止了水产养殖业保险业务。
 
    早在2005年,獐子岛集团主动找到人保财险,探讨海水养殖保险事宜。由于当时该公司并无相关成型条款,同时囿于传统承保方式承载的风险过高,这项业务最终搁浅。
 
    2008年6月,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与獐子岛渔业集团,选择风险预报与灾害确定比较明确的“台风和风暴潮”作为保险责任,以“海水增养殖产品”作为保险标的,在英国RSA保险集团的再保支持下,签署了“海水增养殖产品互助保险暨再保险协议”。但这一险种只延续了4年,2012年因为保险标的存量确定和出险后的勘验定损工作难度太大,再保人中断了再保支撑,互保协议未能续签。
 
    此后,人保财险大连市分公司邀请再保经纪人对獐子岛集团海珍品增养殖保险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对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认为目前海水养殖保险的基础数据不完整,采用传统承保方式进行大范围承保的时机还不够成熟,令该项目再度搁置。
 
    各级政府对海水养殖保险的关注,大连市发展海洋渔业和海洋牧场战略的迫切需要,为大连保险业攻坚克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动力。摆脱传统承保方式束缚,破解困扰我国海水养殖业保险发展瓶颈,已经刻不容缓。
 
\
 
獐子岛集团工人在海洋牧场采捕海珍品。
 
    打通掣肘最后关节
 
    大连保监局紧紧围绕都市型农业需求做好“三农”服务,结合大连市委、市政府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同时按照“一域一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思路,大力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长期以来农民有需求、保险公司不敢保的水产品养殖保险终于有了重大突破。2013年,大连保监局联合人保财险、海洋渔业局、金融局、东北财经大学等单位组建了海水养殖保险项目课题组,采用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探索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海水养殖保险的可行路径。调研发现,大连市虽拥有可供人工养殖的浅海水面800万亩、滩涂100万亩,实际上却没有一处水域参保。究其原因,是养殖者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和“靠天吃饭”思想。此外,还受制以下因素:一是承保标的复杂;二是大灾风险高;三是养殖经营者缴费负担重;四是政策支持缺失。
 
    大连保监局指导人保财险等多家单位,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以“简便易行、风险可控、以点及面”为原则,以台风、风暴潮等主要灾害为突破口,采取“三步走”的路径发展海水养殖保险:头一步,局部试点:在对近二十年大连海水养殖风灾数据进行测算的基础上,研发“风力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产品”,将风力等级对投保标的损害程度指数化,以獐子岛集团海珍品增养殖保险为试点,实现水产养殖保险的创新发展;第二步,逐步扩面:在累积一定规模的基础数据,且取得试点经验后,通过主险、附加险叠加的方式,逐步扩大保险责任覆盖面;第三步,普惠发展:通过将一定区域的养殖散户联合成一个风险单元签署“大保单”的方式,解决散户投保难问题。与此同时,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将通过共保、再保、计提风险准备金等方式,分散大灾风险。
 
    人保财险有意在海水养殖保险探索中承担吃螃蟹的角色,獐子岛集团则以现代企业的国际视野,从现代渔业企业战略高度,把完善的保险保障纳入企业的总体发展规划中。而笃守信誉的契约精神和认真探索的科学精神更让两家跨界的企业在困难面前,不回避,不退缩,携手攻关,破解难题。
 
    2013年8月7日,人保财险与大连獐子岛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标明:风力指数保险为獐子岛集团在大连长海、山东荣成和山东长岛的海珍品增养殖海域(约2000平方公里)提供4亿元的风险保障,首年签单保费2000万元。
 
    截至2014年8月份,大连獐子岛参保海水养殖场共发生8级以上暴风灾害近20次,已决赔款逾2840余万元。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在历经一年多的持续跟踪服务中,坚持服务至上和依法合规的原则,以原始气象数据为基础,结合辅助调查手段,客观、快捷地完成每一次风灾评估评价,按时支付理赔款项,用先进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服务取得了客户的信赖。
 
    风力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产品兼具“渔业保险”和“指数保险”双重属性,一是保障内容符合实际。对以底播、浮伐形式增养殖的虾夷扇贝、鲍鱼、刺参等海珍品提供风险保障,将8至17级风力对投保标的损害程度指数化,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投保标的造成影响时,被保险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二是理赔标准清晰易判。产品实现了由传统“普通非典型风险因子——标的损失——保险理赔”向新型“关键典型性风险因子——标的损失——保险理赔”的保险模式转变,以气象部门提供的风力气象数据作为保险理赔的主要依据,较好解决了保额确定难、定损理赔难,减少了理赔纠纷。三是工作效率明显提升。产品核保透明,克服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排除了人为因素影响,有利于减少逆选择,防范道德风险。理赔手续简便,容易形成标准化的实务操作规范,能够迅速结案支付赔款。节约费率空间,出险后保险公司无需委托公估机构查勘定损。
 
    至此,我国海水养殖风力指数保险踏上了破冰之旅,大连都市型保险创新由此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利在当前功在长远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厚刚告诉《中国保险报》记者:“自然灾害对海水养殖业的破坏力极强,风暴潮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可在一夜之间将万千辛苦付之东流,没有科学有效的保险做屏障,海水养殖业大发展就无从谈起。”
 
    吴厚刚介绍说,獐子岛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海珍品底播增养殖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拥有远离大陆56海里的国家一类清洁海域约2000平方公里,海洋渔业养殖面临着巨大的自然灾害风险,仅靠企业自身和政府救助难以抵御。商业保险的介入,尤其是首次在国内尝试使用风力指数保险,为我们放手推进世界级海洋牧场建设,实现强渔富民梦想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就这点而言,其对我国海水养殖保险乃至整个渔业保险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引导和示范效应。”吴厚刚强调说。
 
    农业部渔业局负责人对此表示,“獐子岛集团风力指数保险”的诞生,标志我国海产养殖业风险管理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打破了以往渔业养殖产品“看不见,摸不着,数不清”的困境,破解了查勘成本、道德成本可能高过赔款支出的难题,找到了双方的利益契合点,对于推动保险行业为渔业发展提供更多风险保障,加快促进我国渔业保险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创新打造指数保险“升级版”
 
    “獐子岛集团风力指数保险”的创新,探索和完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大连保监局和承保公司把这项探索之路走下去的决心。
 
    大连保监局局长蔡兴旭表示,鉴于保险产品创新的风险非常大,保监局将协调相关部门指导人保财险大连分公司,紧密跟踪和研究区域性关键暴风灾害因子与标的损失及保险理赔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不断提升“獐子岛风力指数保险”风险费率的匹配性。在相关技术趋于成熟、不断总结经验且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着手选择一些海水养殖生产规模大、管理相对规范的渔业养殖企业,扩大试点范围,力促这一新技术惠及更多的海洋渔业企业进而造福当地渔民。
 
    为此,大连保监局已拟协调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大灾风险准备金”,并以市为单位向国内外再保公司购买一定赔付比例的再保险,形成小灾保险公司赔付,大灾再保公司分担,巨灾政府补助的风险分担局面。
 
    据了解,借鉴上述经验,大连保监局还欲将指数保险从海水养殖乃至海洋渔业保险领域扩展到大农业项下,并已经指导新进驻的涉农保险公司,着手将价格指数保险,诸如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引进大连生猪保险领域,相关方案已经得到市政府的批复,后续审批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展望今后,大连保监局将通过创新更多涉农指数保险服务当地现代农业,通过“以点带面”,打造大连都市型农业指数保险的普及版和升级版。
 
    海水养殖保险任重道远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与传统农业保险相比,天气指数保险有着诸多优势,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仍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需提高天气指数的制定技术。我国海域辽阔,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复杂多变,要想在较大区域范围确定与之相关的气象指数,技术要求高。第二,强化天气指数保险的公平性。赔付是依据实际天气指数和约定天气指数之间的偏差,可能受天气参数取样周期宽幅等因素局限,运用中难免会出现赔偿偏差,这都需要随技术进步给予不断修正。
 
    日前,由国务院发布的“新国十条”提出,要“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创新支农惠农方式。”强调要“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丰富农业保险风险管理工具”。 “新国十条”的相关政策,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保险踏上创新之旅继而不懈探索的政策指南和强劲动力。
 
    同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指数保险与中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改革》报告,对指数保险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论证,认为指数保险可以制度化转移社会风险、专业风险、财政风险,从而有助于提高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回应速度、救助水准和效果。
 
    相关专家表示,大连海水养殖保险创新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其自身的价值,风力指数型海水养殖保险不仅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保险的空白,开启了渔业保险创新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将由此引领我国海洋渔业保险的科学探索走向纵深和更加广阔的领域。
 
    大连风力指数型水产养殖保险,开启了渔业保险创新的大门,它将由此引领我国海洋渔业保险的科学探索走向更加纵深和广阔的领域。
 
相关链接
 
    指数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与风力指数保险
 
    指数保险的赔偿不是基于被保险人的实际损失,而是基于预先设定的外在参数是否达到触发水平。比如,在天气指数保险中,通常把降雨量和气温等气象指数作为触发参数,用以评价保险标的损失程度。
 
    天气指数保险(Index-based weather insurance)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国际保险业提出的一种重要的新型巨灾损失分散方式。它是指把一个或几个气候条件(如气温、降水、风速等)对农作物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包括海水增养殖标的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产品造成一定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
 
    风力指数保险作为天气指数保险的其中之一,是将风力等级对投保标的损害程度指数化,一旦风力达到或超过事先设定的量化标准时,承保人将根据保险合同给予理赔。
 
    与传统的农业保险相比,天气(风力)指数保险具有以下优点:实务操作性强,能够避免逆向选择的道德风险,交易成本低,透明度高,标准明确。有鉴于此,指数保险得到了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青睐。近年来世界银行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指数保险的发展,以帮助这些国家的低收入人群脱离贫困。

相关新闻